本报讯(记者 朱静 通讯员周潇)你有没有在网上看到过打折充话费的广告?是不是不仅自己心动,甚至还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亲朋好友,让大家一起来薅“羊毛”。然而,真相是不仅话费没有到账,损失了钱财,还被套取了个人信息,甚至可能充当了洗钱犯罪的“帮凶”。
8月29日下午,家住玄武区锁金村的周大爷在手机上浏览网页,正巧看见了一则《充值100元话费只需30元》的“新闻”。周大爷点进去后发现是某平台在做活动,声称可以三折充话费。于是,他点击100元选项,支付了30元。但等了很久,100元话费迟迟不到账。为了找回自己的话费,周大爷尝试拨打那则“新闻”上的“客服”电话,向“客服”申诉要求退款,却在不知不觉中按照所谓“客服”的要求,提供了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直至对方要求提供验证码时,周大爷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果断终止了对话。
周大爷随即来到市公安局玄武分局锁金村派出所报警,讲述了自己的受骗遭遇,并向警方提供了全部案件线索。
值班民警告诉周大爷,他在网页上看到的其实是不法分子的“小广告”,如果不加以分辨,很容易会误以为是官方新闻。这种骗局有两种后果,要么成了网络电信诈骗的受害者,要么成为不法分子洗钱的帮凶。民警向周大爷进行了解释,他这种充值后话费没有到账的,实际上是骗子收到钱款后并没有进行充值,而是骗取了受害人的充值金。“这类骗局和虚假购物类的电信网络诈骗很像。如果充值者本来就话费不足,花了钱却没有充上话费,很可能被迫停机。更有甚者,当受害人手机停机和泄露了个人信息时,不法分子趁机再向其家人施以其他诈骗。”民警说。
记者了解到,另一种情况是以优惠价格购买到话费充值服务的市民看似成功“薅羊毛”,实则却当了不法分子的“帮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帮助不法分子将赃款“洗白”,很可能面临警察上门、手机被停机、补缴话费等后果。
民警表示,犯罪团伙会在各种网站平台、团购社群等处,广泛发布话费、电费、虚拟币等充值优惠、团购优惠等吸引眼球的小广告,甚至通过开设网店、经营微商等方式进行引流,吸引想要贪图便宜、少花钱多充值的诈骗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