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都市网 资讯中心生活频道汽车频道房产频道旅游频道
首页 > 资讯中心 > 南京资讯 正文

菜农起早贪黑,确保市民餐桌“不缺绿”

2022-07-29 10:03

番茄大棚里,李永亮正顶着高温采摘新鲜的小番茄“金宝贝”。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莹 摄1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莹 通讯员 华健

7月28日凌晨4点半,天刚微微亮,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南京亮勇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永亮和妻子陈娟已经起床,麻利梳洗换装后,便一头扎进了位于江宁谷里现代农业示范区的40亩蔬菜大棚。

在C2番茄大棚里,一排排一米多高郁郁葱葱的藤蔓中悬挂着一串串色泽鲜亮的黄色小番茄,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清甜的果香。李永亮左手提着一个红色圆桶,右手不停地在一排番茄枝上“翻来翻去”,黄澄澄的“金宝贝”就乖巧地落在了他的手心里。隔壁的蔬菜大棚内,陈娟和4名工人忙着采摘收割冬瓜、黄瓜、菊花叶、空心菜、鸡毛菜等,为待会的“上门收菜”作准备。

“李老板,收菜咯!”上午6点刚过,当天第一位“顾客”来了,他是“刘姐菜篮子”的工作人员王恒伟,带走了120斤圣女果、300斤冬瓜、200斤瓠子、120斤丝瓜和280斤鸡毛菜。“这些菜都是刚刚采摘的,特别新鲜,我们7点前赶回店里,花20分钟整理上架,就要准备迎接买菜的早高峰了。”王恒伟说。

棚内采摘加上“迎来送往”,时间一晃就到了上午8点半,烈日已当头,记者走进大棚时,只见头戴渔夫帽、身着长衣长裤的李永亮仍在忙活,“再干半个小时就休息了,温度太高身体吃不消。”说话间,汗珠从他的鬓边一滴滴滚落,深蓝色上衣已经被汗水浸湿。

此时,大棚内的温度计显示,气温已达37℃。记者只站了五六分钟,便已汗流浃背,热气持续从脚底往上升,加上棚内不通风,俨然一个大蒸笼,让人头晕目眩喘不过气来。“中午大棚内温度超过40℃,根本没法儿多待,所以我们都是起早带晚进棚,凌晨4点半干到上午9点,再从晚上7点干到晚上11点。”李永亮说。

谷里现代农业示范区是我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拥有上万个塑料大棚,蔬菜复种面积约6万亩,总产量超10万吨。今年,李永亮在园区承包了40亩设施大棚和120亩露天土地种植蔬菜,眼瞅着入伏后气温逐渐升高,他和妻子却愈发忙碌起来。

原来,高温、高湿是制约夏季蔬菜正常生长的两大环境因素,进入伏天,降雨频繁,气温偏高,容易导致蔬菜出现沤根、徒长等不良现象,也为病虫害的侵染和发生创造了条件。为保障南京地产蔬菜供应量,菜农们只能起早贪黑采摘,同时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做好浇水、除草等田间管理工作。

夏季高温,和人一样,蔬菜离了水也不行,但具体怎么浇水,藏着不少“别别窍”。李永亮告诉记者,首先,浇水要避开中午,避免蔬菜根系遇冷水刺激后出现“炸”根现象,傍晚浇水可有效降低夜温,拉大昼夜温差,减少植株夜间的呼吸消耗,有利于养分的积累。其次,还要根据作物类型选择合适的浇灌方式,水不能一次性浇得太多,要少浇、勤浇,否则容易造成死苗、叶片发黄、果子开裂等。

虽说讲究不少,但李永亮心里并不愁,“以前浇水靠人力,现在只需要点点手机,10分钟就能完成40亩大棚的浇灌工作。”他边说边向记者展示手机上的“一体化智能泵站”系统,点击“工程运行”,系统显示“正在与现场设备连接”,5秒钟后,地上的喷头喷出水来,在空气中分散成细小的水滴。“跟以前伏天比,现在韭菜、鸡毛菜、空心菜都有了专门的收割机器,只有茄果类蔬菜还需要人工采摘,省心省力多了!”李永亮笑着说。

据悉,叶菜在超过38℃时基本停止生长,入伏以来的高温天气,本不适合大部分叶菜生长。李永亮表示,入夏前,街道已经号召大家将播种的品种调整为耐高温、生长周期短的叶菜,像苋菜、空心菜、小青菜、菊花叶等,即使在38℃到40℃这样的高温天也能缓慢生长。

谷里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人员徐华晨介绍,高温天气,园区建议大家中午不要从事农事活动,同时还为菜农们送上了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防暑降温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