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苏州气温骤降。医学专家提醒,冷热交替刺激下,极易诱发心梗等心血管疾病急症,甚至导致猝死。据统计,我国心源性猝死患者总体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院外抢救成功率还不到1%。专家认为,及时、科学、高效的专业急救,鼓励市民学习急救技能、提高自救互救意识,均有望大幅提高抢救成功率,挽救更多患者生命。
生命26次“亮红灯”,警惕这些危险信号!
市民任先生今年62岁,患高血压已经40多年。日前,他在吃晚饭时突感胸痛。但持续十来分钟后,痛感逐渐缓解,他也就没在意。第二天早上6点多,胸痛再次发生,痛得他大汗淋漓。家人赶紧将他送至苏州市立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就诊。初步检查后,医生怀疑他可能是心梗,需要马上做介入治疗。不料就在医院打开绿色通道、准备送他去手术时,意外发生了。
“当时,患者突发心室颤动,出现心跳骤停、无意识、抽搐等症状,生命垂危。”该中心副主任医师李渊说,仅在送往手术室的路上,任先生就出现6次室颤。送到手术室后,室颤又发生了20次。医务人员及时反应,立刻使用除颤仪救治,这才力挽狂澜,初步解除生命危机、稳定病情。经过进一步系统治疗,任先生已经康复出院。
“幸亏第二次胸痛时,患者及时来了医院。”李渊认为,多次室颤要是发生在家里,患者大概率生机渺茫。但如果第一次胸痛马上就诊、及时治疗,任先生甚至不会遭遇惊险的“室颤风暴”。
据介绍,心梗发病的几天或几小时前,患者往往会出现早期症状,主要包括胸闷气短、乏力、不明原因的体力下降等,部分患者也有腹痛、牙痛、肩背放射痛、无诱因的恶心出汗、焦虑不适等表现。身体若出现这类“警报”,要马上拨打120寻求急救、排除风险。“发现越早,心梗越少。”李渊说,尽快开通堵塞血管,有利于减少心脏梗死面积,降低致残致死风险。
李渊提醒,冬春季交替期间,气温忽高忽低,“倒春寒”频频来袭,是心血管病的高发期。今年元旦以来,该中心已收治患者150余人。统计发现,“三高”、熬夜、抽烟酗酒、生活不规律、有家族病史等,都是该病的重要隐患。尤其是患“三高”却不规律服药、脾气急躁、生活习惯差,遭遇心血管病急症的风险更大。
把握“黄金4分钟”,学做“第一救护人”
据了解,除了心梗这一首要因素,电解质紊乱、溺水、严重的脑梗等,也可能导致猝死。为此,多位专家认为,要防范悲剧发生,一方面市民要注意身体“报警”信号,远离危险因素,另一方面也应积极学习心肺复苏技能,把握抢救的“黄金4分钟”。
去年10月,园区某小区居民张女士忽然失去意识,倒地不醒。物业工作人员李先生获悉后,立即带着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赶往现场并拨打120呼救。在120调度员“隔空指导”下,他对张女士进行了心肺复苏术(CPR)和除颤。很快,患者逐渐恢复意识。随后,救护车把她送往最近医院检查治疗。
据了解,对于心跳骤停患者来说,抢救的黄金时间只有4分钟。“亲朋、路人发现患者并拨打120求助的同时,若能抓住这段时间进行高质量抢救,可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苏州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刘军说,错过抢救黄金期,每延迟1分钟,患者的死亡率就会增加8%。如果心脏骤停时间超过10分钟,即使患者抢救过来,也可能是脑死亡,即变成植物人。
“救治心梗、心跳骤停患者,拨打120等待救护车,是更明智的方式。”刘军说,基于苏州智慧急救建设要求,上车前,120调度员会通过电话,远程指导家属、路人高效完成CPR;上车后,救护车上不仅配有专业除颤仪等医疗设备可及时救治,还能进行初步检查,报告快速回传到医院,节省大量救治时间,实现“上车即入院”,大大降低死亡率、致残率。
刘军提醒,针对心跳骤停的抢救,要遵循“ABCD”原则,即Airway(开通气道)、Breath(呼吸顺畅)、Circulation(循环急救)、Defibrillator(除颤)。他建议,市民应主动了解苏州各AED机的点位,紧急情况下及时搜索使用。家里有人属于心梗高危人群,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在车上或家里装备一台便携式AED机,应对急症时配合使用,以提高抢救效率。
新闻链接》》》
共建公共应急模式
打造“黄金四分钟”医疗救援圈
抢救心跳骤停患者,及时抢救是关键,为了能便利获得AED机,各方都在积极努力。
市红十字会——截至去年底,市红十字会累计完成救护培训19.7万人次,其中持证培训2.5万人次,牵头汇总了全市近1000台AED点位分布和开放时间,在“苏周到”平台发布了“AED地图”;
市急救中心——早在2021年,市急救中心便与市物业管理中心联手,全国首创“物业+急救”模式,定期对全市物业工作人员进行急救培训,吸纳合格者为急救志愿者并纳入市120调度系统,建立社区里的24小时“第一救护人”队伍;
爱心市民——不少市民在自己的私家车上装配便携式AED,允许施救者必要时砸窗拿取。
今年初,市卫健委、市慈善总会、市红十字会等联合开展苏州医疗应急重点城市建设及苏州公民急救能力提升工程,共建基于“公益AED设备+急救志愿者体系+应急救援调度系统”的公共应急模式,探索打造华东地区首个“黄金四分钟”医疗救援圈,助力苏州推进医疗应急重点城市建设。(本报记者 朱瀚墨)